紫色食品的魅力---紫米

 
 
王鳳英博士   

鄉間小路養身稿

紫米是香米的一種,為黑長米長度約 6mm,品質好的可長達 12mm,其種皮有濃紫色素,故又稱紫米、黑紫米、黑糯米或紫黑米。主要是因為米粒外部的皮層含有花青素纇色素,具有抗衰老作用,富含蛋白質、醣類、不飽和脂肪酸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鈣、磷、鐵、鎂、鋅等礦物質和天然黑色素,還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。黑紫米因產量稀少,營養價值高,歷代帝王,將它視為貢品。

故又稱為貢米、黑珍珠米或帝王米。在台灣紫米除含有一般糯米的特性外,煮熟的黑糯米飯,香味極佳,色澤為黑色。因產量稀少,營養價值高,阿美族人視為珍品,只有在重要祭典時,才供作宴客用。台灣的紫米屬於零星種植,最多見於無污染的花蓮、台東地區水田中,紫米於低海拔的生長環境時,一年只能收成一次。

紫米含不飽和脂肪酸、礦物質及膳食纖維,其中紫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飽和脂肪酸為1.4:1.6:1,比例適合,可改善腸胃機能。所謂有機紫米為生長於不施肥、不噴灑農藥、無污染、乾淨的環境生長的紫米。紫米如為未經打磨,外殼保留著豐富營養素及纖維,也比白米含有更多的蛋白質、胺基酸(其中如:離胺酸、甲硫胺酸、色胺酸、天門冬胺酸、苯丙胺酸、麩胺酸)和微量元素,能預防消化不良、增加食慾,並可減少肥胖症、心臟病、癌症等的發生機率。

紫米的維生素B1含量高,可強化神經系統、緩和腳氣病症狀。紫米含有的鋅,對男性攝護腺有很大的幫助。而所含的蛋白質在五穀類中屬含量高者,所以紫米又稱為好米。

專家建議每天要攝取 25 ~30 gm的纖維,而紫米含豐富纖維,有助於減少肥胖、心臟病、癌症等的罹患率,並能預防消化不良、增加食慾。紫米營養成分中,其中胺基酸的比例中,蛋白質品質分數高達 74%。紫米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有利於腦細胞的發展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 群,有助於新陳代謝、清血、預防皮膚與肌肉老化。紫米外殼多了抗氧化的花青素,能延緩老化。

由於紫米不易煮爛,因此煮前應先浸泡不太需要洗,用水輕輕沖洗之後再泡水,泡紫米的水會呈紫黑色,帶有豐富的花青素、葉綠素、葫蘿蔔素、葉黃素均可食用。如果要直接煮紫米米飯,其煮法與白米飯類似,洗淨後,浸泡約2-3小時,以電鍋煮熟,但因為紫米較硬,煮飯時可多加一杯半的水,讓紫米不會那麼硬,比較好吃。

因其有黏性口感佳很受歡迎,煮稀飯時酌量的加入白米、麥片、百合、蓮子等可改善口感及黏滯的特性。如果用電鍋、電子鍋不須加外鍋的水時,在內鍋的水加三倍,煮熟後燜 15 分鐘即可。紫米的價位較高也比較硬,所以很少直接煮紫米飯。大部分用於搭配五穀飯、紫米五穀粥或煮紅豆紫米粥。

本草綱目記載:「紫米有滋陰補腎,健脾暖肝,明目活血的作用」有補血、益脾胃等效用。紫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肪、多種氨基酸、維生素及人體所需之礦物質。紫米屬性平、味甘,適宜肥胖症、癌症、腳氣病、心臟病、攝護腺疾病、消化不良者食用。


每100公克稻米與紫米營養成分分析如下:
 
營養成分 熱量(卡) 蛋白質(克) 脂肪(克) 糖類(克) 膳食纖維(克) 鈣(毫克) 鉀(毫克) 鐵(毫克) 鋅(毫克)
紫米 353 9.3 3.3 70.1 2.8 12 295 0.5 1.3
稻米 353 7 0.6 77.7 0.2 6 74  0.2  1.4